既不允許電廠自行處置,也不可運輸轉移處理,截至目前,尚無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實踐的經驗——作為火電脫硝的重要一環(huán),催化劑“后處理”問題正在引發(fā)業(yè)內關注。
記者近日從中國環(huán)境保護產業(yè)協(xié)會脫硫脫硝委員會了解到,按照2013年開始集中上馬火電脫硝工程、催化劑平均壽命3-5年計算,脫硝催化劑即將進入批量“更換期”,因其含有多種重金屬物質,淘汰后的處置問題接踵而至。那么有哪些技術可行、經濟環(huán)保的處置路徑呢?
處理水平尚處起步階段
作為火電污染控制的主要內容之一,我國火電脫硝改造工作約始于2013年。來自中國電力企業(yè)聯(lián)合會的統(tǒng)計顯示,截至2017年,已完成煙氣脫硝改造的火電機組容量為9.6億千瓦,占全國火電機組容量的87.3%,在役催化劑超過120萬立方米。預計到2020年,脫硝催化劑總量將進一步升至150萬立方米左右。
“按照使用周期1.6-2.4萬小時、電廠年運營小時數5000小時計算,火電脫硝催化劑的更換周期通常在3-5年。燃煤機組所用煤質如果較差,更換頻率還會更高。也就是說,隨著新增脫硫改造需求逐漸飽和,在役催化劑將于近兩年迎來批量報廢、集中更換?!泵摿蛎撓跷瘑T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國家能源集體脫硝催化劑性能評估研究所性能檢測部主任姚杰估算,當前廢催化劑的年產生速率約為40萬立方米,到2020年將穩(wěn)定至50萬立方米/年。
更換后的催化劑何去何從?華北電力大學生物質發(fā)電成套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陸強告訴記者,因含有毒物質及鎢、鈦等重金屬,廢棄脫硝催化劑早在2014年已被列入“危廢”行列,須嚴格按照“劇毒品”的要求進行處置?!耙皇请姀S不可自行處置,必須交給有資質的第三方進行處理;二是不可跨省,一定要在本省內處置完畢。這些要求,客觀上也增加了處置的難度及成本?!?/p>
陸強介紹,現(xiàn)行處置方向主要有兩種:對換下來的催化劑實施“再生”處理,通過一定技術將原功能恢復,再重新回廠使用;對徹底失效且無法再生的催化劑,交由專業(yè)危廢處理中心進行處置?!安贿^,由于此前并未迎來報廢高峰,無論哪種方向都未在整個行業(yè)實現(xiàn)大規(guī)模應用,火電脫硝催化劑‘后處理’尚處起步階段。”
資源化利用是未來首選
盡管尚處起步,但不少企業(yè)已窺見其中機遇?!耙栽偕绞綖槔?,技術層面目前已無大的障礙,不少第三方環(huán)保企業(yè)也卯足了勁躍躍欲試,就等著報廢高峰到來?!眹姯h(huán)境保護研究院院長朱法華向記者證實。與此同時,圍繞脫硝催化劑再生技術及污染控制的相關標準,目前也已進入制定階段,朱法華透露兩項標準將很快公布。
姚杰則表示,火電脫硝催化劑的可再生率目前約為60%,常規(guī)催化劑多可再生2-3次,之后只能徹底報廢?!斑@意味著,再生其實并非最終處理途徑,后續(xù)仍需交給有資質的專業(yè)第三方展開專業(yè)處置。”
這一說法得到了陸強的贊同。“催化劑進入危廢處理中心,要么經穩(wěn)定化處理后再填埋,要么實行資源化利用。但隨著環(huán)保要求越來越高,填埋方式也越來越不被人們接受,后者因此成為未來的首選方向?!?/p>
記者了解到,因內含釩、鎢、鈦等重金屬,未經處置的廢棄催化劑將對環(huán)境造成危害,也正是因上述金屬成分,讓回收利用成為可能。“例如,鈦白粉的市場價在1.5萬元/噸,偏鎢酸胺的價格甚至高達17萬元/噸以上,它們目前主要從礦石開采、冶煉中得來。相比之下,廢棄催化劑是比礦石更好的原材料,提煉成本也更低?!标憦姺Q。
不過也有專家提醒,除關注技術本身,還應兼顧資源化利用的經濟性?!皣栏駚碚f,真正實現(xiàn)資源化的企業(yè)目前幾乎沒有。不是企業(yè)不想做或做不到,而是脫硝催化劑暫未迎來大規(guī)模更換,市場空間因此受限。只有等催化劑批量淘汰后,企業(yè)才能拿到原料,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步開發(fā)應用,尋找既可行又經濟的轉換方式?!?/p>
原標題:火電將迎脫硝催化劑“后處理”高峰(聚焦)
特此聲明:
1.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fā)生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