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水污染問題已經(jīng)成為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最重要制約因素之一,已經(jīng)引起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水處理需要建立一個衡量標準,從水自然循環(huán)和社會循環(huán)入手,尋求水循環(huán)的基本規(guī)律,實現(xiàn)水資源、處理利用的重要性。
一、 生命之水
地球上71%被水覆蓋,從星空下看,地球像一個“藍色星球”;地球上的大氣層、云、霧也富含水份,即使在沙漠的上空,也有水份在飄蕩,水在地球上無處不在。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大海,陪伴水在陸地上的循環(huán),萬億生物來到了河畔、高山、平原;進化出植物、動物和人類;水是生命的搖籃,水通過循環(huán)往復的運動滋潤萬億多樣化的生命。
我們地球上的生物都依賴水而生存,沒有水生物將不復存在,水是生命之本。人體70%的物質(zhì)也是水做的,它深入了您的血液、細胞、大腦,無處不在,影響您的存在、思想和靈魂。山水林田湖構成人與自然和諧的生命共同體,水是其中的靈魂,水也是鏈接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紐帶。
二、上善治水
《老子道德經(jīng)》帛書甲本第五十二章:上善治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仁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靜故無尤
最好的境界如同治理過的水,既能滋潤萬物又保持寧靜致遠般的靜態(tài),處于大家所不屑的位置,這種水的狀態(tài)就非常接近道(自然規(guī)律)了;有道之水居于進退自如之地、心寬如海納百川、博愛眾生、聲行一致、光明正大、務實盡能、審時度勢;如果沒有這種境界和品質(zhì),也不會有成就。
靜,是“上善治水”的核心,靜則有道。上善治水上古時的大禹治水、先秦的李冰父子治水,無不圍繞一個“靜”字。為了讓洪水猛獸“靜”下來,我們的祖先在興水利、避水患,與水相生相克、以水求發(fā)展的漫長歷史過程中形成了"道法自然,綜合治理"的理念,按照水性規(guī)律引導,讓其可控,從而灌溉、造福成都平原,成就天府之國。這比上善若水的“不爭”有貢獻多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也是我們時代的精神。
水被證實能與人交流情感。日本研究《水知道》,拍攝了上百張關于人與水交流感情后的水結晶照片,當你對水說“愛”時,水會結晶成完美的六角形冰花,當你對它充滿了憎恨,結晶是板結扭曲的一塊,聽“田園交響曲”結成寬環(huán)的六角冰花,而聽“離別曲”則呈現(xiàn)破碎離散的顆粒... ...,就是這樣,也許我們真沒關心過我們最親密的水。
水秉天德,濁能轉清。古人對水的敬仰和崇拜給予我們很多啟迪,大禹治水的過程也是修煉的過程,李冰治水的壯舉也是修行的過程,水的天性和人的秉性相關,“上善治水”,既治自然之水,又治人“內(nèi)心”的水。
三、信仰與水
信仰:是指一種信奉和尊敬,崇拜到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中華民族自遠古以來就崇尚自然,信仰自然,向往人與自然和諧的美好生活,所謂“道法自然”。從三皇五帝時期的“大禹治水”,到先秦“李冰治水”。儒家的“智者樂水”、道家的“上善治水”和“上善若水”、佛家的“善心如水”,傳承了水至柔厚德載萬物,水至剛自強永不息,這些都是古人對水的信仰。
問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從青城山取的道,就是要拜水為師,感悟道法自然,水就是道的化身?!按ㄗ鎻R”就是拜上善之水。
人是水基生物,人離不開水,機器人是硅基生物,離不開電。未來20年,人類將恐慌于與機器人的戰(zhàn)爭.以柔克剛,只要人類開發(fā)、利用好水,在未來用好機器人、戰(zhàn)勝機器人邪惡的一面,水將是最好的武器。未來,如果外星球有水,我們會遷移到那里,如果那里沒有水,我們會帶著水遷移到那里。
回歸本源,關于信仰的問題,我從哪里來?我是誰?我將到那里去?萬萬年水孕育了生命和人類,我從水中來;我是水基生物,我要用上善治水的理念成就當代李冰父子的偉業(yè),治理關愛身心之水,樂觀健康;未來不管怎樣,水仍然是人類的寄托,人類會更崇拜水、敬畏水、用好水,水之“道”終能捍衛(wèi)人類“萬物之靈”的地位,水在任何困難面前都終將拯救人類,我們堅信,在“上善治水”這里,都有了答案。水興、民興、國興,綠色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建設,水同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靈魂,值得信仰。
來源:中國水網(wǎng) 作者:倪明亮
特此聲明:
1.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nèi)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fā)生涉及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內(nèi)起一周內(nèi)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