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一臺共享單車都是一臺空氣凈化器,那么霧霾治理是不是就會邁出一大步?不是開玩笑,ofo 正打算干這事。
共享單車的戰(zhàn)役還沒有停下來的跡象,ofo 和 摩拜兩家巨頭繼續(xù)著無止境的融資、燒錢、補貼、擴張……由此帶來的副作用也有很多,比如報廢單車形成的「垃圾山」,對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就不容忽視。
(杭州的共享單車「墳墓」,圖自:Wired)
根據此前《南方周末》的報道,2017 年共享單車預計投放總量極可能近 2000 萬輛。這些自行車報廢之后,會產生近 30 萬噸廢金屬,相當于 5 艘航空母艦結構鋼的重量。而早前 ofo 表示計劃在年底投放 2000 萬輛小黃車,可見由此產生的廢鐵也許要比預計的還要多得多。
(圖自:PingWest品玩)
投放的腳步不能停,但在中國,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心也許會關系到企業(yè)的命運,稍有不慎就會像《王者榮耀》一樣遭遇口誅筆伐,就像尹生所說:
你必須做得比用戶和法律要求的更多,因為你創(chuàng)建了一個新世界,并從中獲益,你必須幫助整個社會學會如何治理它,如果你不主動做,社會就會接管過去。
面對這個問題,ofo 給出的其中一個答卷是,開發(fā)一款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共享單車。不久前 ofo 曾和荷蘭藝術家 Daan Roosegaarde 在第十一屆夏季達沃斯峰會上宣布將合作推出一款「除霾單車」(smog-free bicycle)。
(「除霾單車」概念圖,圖自:Quartz)
而最近 Daan Roosegaarde 透露,這款「除霾單車」有望年底前在中國正式推出,不過 ofo 方面則還沒有發(fā)布相關消息。
從 Roosegaarde 此前在達沃斯峰會上展示的慨念圖可以看到,這種「除霾單車」的的原理主要是在單車上安裝一個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設備,再利用騎行時形成的動力吸入被污染的空氣,經過處理后釋放出清新的空氣。
(圖自:Quartz)
據 Roosegaarde 介紹,「除霾單車」本來只是自己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直到今年在大連舉辦達沃斯峰會,ofo CEO 戴威找到他并向他提出合作意向,事情才發(fā)生了改變。
在達沃斯峰會前一天舉辦的一場論壇上,Roosegaarde 和戴威還有過一次對談,兩人還專門討論了「除霾單車」單車的可行性。
Roosegaarde 認為「霧霾凈化塔」和共享經濟兩種模式都已經被證明是幫助人們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兩者結合會有很好的前景。而戴威也表示有著和 Roosegaarde 共同的理念,想要解決霧霾的問題。
霧霾一直是中國無法根治的一個頑疾,在《人物》雜志那篇流傳甚廣的特稿《霾困北京時》中,對于霧霾中的北京描述得十分形象,「從空中望去,北京城像是個蒙著一層黃光的蒸籠?!?/p>
(2016 年荷賽獎獲獎作品《中國霧霾》,圖自:Pinterest )
《人物》記者稱這是一場「人類制造出來的致命污染物與傲慢無知的制造者之間的纏斗」,也由此誕生了一批對抗霧霾的「斗士」, Roosegaarde 就是其中一個,他曾在去年在北京推出了自己設計的一座「霧霾凈化塔」,還把收集到的霧霾制作成「鉆石」戒指,這一行為很快讓 Roosegaarde 成為了媒體的焦點。
(霧霾鉆石戒指)
但 Roosegaarde 的這座「霧霾凈化塔」也一直備受爭議,據悉這臺 6.5 米高的機器原理與醫(yī)院里常用的基于離子技術的凈化裝置類似,利用靜電場吸附漂浮的霧霾顆粒,每小時能吸收 3 萬立方米空氣中的灰塵,并減少空氣中 75% 的 PM2.5 和 PM10 顆粒。
(Roosegaarde 與他的「霧霾凈化塔」,圖自:Bloomberg )
不少專家對此提出了質疑,稱「霧霾凈化塔」每小時實際除霾量極低,還不如找一塊布蓋著工地。去年 11 月「霧霾凈化塔」還更名為「霧霾警示塔」,原因就是經檢測發(fā)現凈化塔對于 PM 2.5 的凈化效果不穩(wěn)定且作用十分有限。
但最近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的一項研究卻表明,Roosegaarde 的「霧霾凈化塔」能有效減少 45% 的污染。
開發(fā)「霧霾凈化塔」的團隊就是 Roosegaarde 創(chuàng)立的荷蘭公司 Studio Roosegaarde,這家公司也將負責此次與 ofo 合作開發(fā)的「除霾單車」。
而 Roosegaarde 本身是一個藝術家而不是專業(yè)的環(huán)境專家,這些抗霾的項目是不是更接近與行為藝術而非科技產品呢?Roosegaarde 十分不同意這種觀點,他解釋道:
我們的目標絕不是辦一個一次性的藝術項目,而是希望通過「除霾單車」對改善空氣質量起到長久的作用,而在中國的共享單車有數以百萬輛,真的很有可能對一座城市的空氣質量產生顯著的影響。
Roosegaarde 的目標是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投放約 250 萬輛「除霾單車」,并在未來兩年內將污染降低 5%到 15%,不過同時他也希望 15 年后這樣的項目不再存在。
(Matt Hope 改裝的「會呼吸的自行車」圖自:Quora )
不論 「除霾單車」是否真的能達到 Roosegaarde 口中的效果,但打造一輛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自行車并沒有想象中復雜。前幾年來自英國倫敦藝術家 Matt Hope 就利用一個廢棄的宜家垃圾桶、一根消毒導管、一個輪式動力發(fā)電機、一個戰(zhàn)斗機飛行員呼吸面具和一個摩托車頭盔等設備,成功改造出一輛「會呼吸的自行車」。
ofo 與 Roosegaarde 即將推出的這款「除霾單車」,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改善環(huán)境的公益善行,成本如何,會不會大規(guī)模量產,這些問題目前還不得而知。
盡管對于霧霾來說這樣的做法也只是治標不治本,不過這樣的事情也只有 ofo 和摩拜這樣「不差錢」的共享單車巨頭有能力去做。
畢竟,其他的共享單車品牌不是正在倒閉,就是在焦慮著怎么在夾縫中活下來。
如果這種「除霾單車」真的投放到市場,共享單車的死法估計又會再添一種:被「被拔掉呼吸機」。
來源:愛范兒
特此聲明:
1.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fā)生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