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據(jù)具體實驗入手,針對電鍍重金屬廢水的處理展開了試驗研究,通過詳細闡述了試驗的方法,并對試驗所得結果作相關分析討論,實驗證明,該處理方法能有效處理重金屬廢水,使得處理后的廢水達到排放標準,以為有關方面提供有益的參考借鑒。
關鍵詞:電鍍廠;廢水;排放;處理
電鍍行業(yè)重金屬廢水已經(jīng)成為對環(huán)境污染最嚴重的工業(yè)廢水之一,電鍍廢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屬,一旦處理不當而排入河道將嚴重污染自然環(huán)境。因此,對電鍍重金屬廢水進行有效處理具有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在實際所需處理的電鍍廢水中含有的重金屬并不是單一種類,往往多種重金屬并存,現(xiàn)針對此進行試驗研究,以探索研究出針對性的科學有效處理方法,以使重金屬廢水的處理達到排放標準。
1 實驗部分
1.1 原水水質(zhì)
實驗所用原水為某電鍍廠的電鍍廢水,該電鍍廢水的污染物濃度及相關排放標準如表1所示。
1.2 實驗方法
該電鍍廢水中所含氰化物和六價鉻超過《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中所規(guī)定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因此,該電鍍廠的電鍍廢水處理主要考慮降低該濃度,使其達到排放標準。
含氰含鉻廢水的處理方法有很多,通過對常用處理方法的對比,擬采用臭氧破氰法去除廢水中氰化物,用FeSO4-Ca(OH)2還原沉淀法去除原水中的六價鉻化合物。由于原水中含六價鉻化合物濃度較高,單純化學法可能不能去除完全,擬再采用納濾法處理化學還原沉淀后的上清液,使出水各種重金屬離子濃度進一步降低,達到《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中所規(guī)定的排放標準。
1.2.1 臭氧破氰實驗
臭氧能夠氧化氰化物和硫氰酸鹽,其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CN-+O3——CNO-+O2↑
2CNO-+3O3+H2O——N2↑+2HCO3-+302↑
2SCN-+11O3+4OH-——2HCO3-+2SO32-+N2↑+3H2O+11O2↑
本次實驗所用臭氧由臭氧發(fā)生器制得。取兩份原水水樣各1000mL,分別標記為水樣1和水樣2,將水樣1的pH值調(diào)節(jié)至9~11,水樣2不作調(diào)整(pH值為6~7)以作對比。分別用上述臭氧發(fā)生器制得的臭氧曝氣,進行臭氧破氰,測定出水中總氰化物的濃度。實驗條件和參數(shù)如表2所示。
水樣2 1000 9~11 2.5 25
1.2.2 硫酸亞鐵—氫氧化鈣法處理含鉻廢水實驗
含鉻廢水在酸性條件下,用硫酸亞鐵將Cr(VI)還原為Cr3+,再加入氫氧化鈣作沉淀劑,使Cr3+及其他金屬離子沉淀下來。反應式如下:
Cr2O72-+14H++6Fe2+=2Cr3++6Fe3++7H2O
Cr3++3OH-=Cr(OH)3↓
Fe3++3OH-=Fe(OH)3↓
用硫酸亞鐵—氫氧化鈣法處理含鉻廢水,還原時的pH值、還原劑硫酸亞鐵的投加量、沉淀劑氫氧化鈣的投加量都對去除效果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①pH值對Cr(VI)去除率的影響。由化學反應式計算得到,還原劑FeSO4?7,H2O與Cr(VI)的質(zhì)量比約為16:1,但實際上往往會高于理論值。于是,取含Cr(VI)=26.27mg/L的原水樣6份,每份各50mL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每份水樣中按FeSO4?7H2O:Cr(VI)=25:1加入FeSO4?7,H2O后,再分別用稀HCl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值,充分反應后加入過量Ca(OH)2進行沉淀,沉淀完全后測定上清液中Cr(VI)的濃度,得出該反應的最佳pH值。
②FeSO4?7H2O投加量對Cr(VI)去除率的影響。取含Cr(VI)=26.27mg/L的原水樣6份,每份各50mL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分別加入稀HCl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值至①實驗中得到的最佳pH值,每份水樣按不同的還原劑投加比加入FeSO4?7H2O,充分反應后加入過量Ca(OH)2進行沉淀,沉淀完全后測定上清液中Cr6+的濃度,得出最佳FeSO4?7H2O投量。
③Ca(OH)2投加量對Cr3+沉淀效果的影響。取含Cr(VI)=26.27mg/L的原水樣6份,每份各50mL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分別加入稀HCl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至①實驗中得到的最佳pH值,每份水樣中按②實驗得出的最佳FeSO4?7H2O投量加入FeSO4?7H2O,充分反應后按不同的沉淀劑投加比加入Ca(OH)2進行沉淀,沉淀完全后測定上清液中Cr3+的濃度,得出最佳Ca(OH)2投加量。
1.2.3 納濾法深度處理實驗
納濾是介于超濾和反滲透之間的一種壓力驅(qū)動膜過程,不僅可以截留低分子量物質(zhì),而且對溶解性無機鹽具有一定的截留能力。
納濾的試驗裝置見圖1。
由于實驗用水量較大,本次實驗用自來水配制與化學法處理后主要離子濃度相同的實驗用水進行模擬。將配制好的實驗用水接入水箱,待水位達到2/3高度后,開啟納濾進水閥和濃、淡水出口閥門。啟動原水泵,待壓力指示正常后再開啟高壓泵。觀察高壓泵出口壓力和濃水側(cè)壓力,通過濃水管路上的閥門來調(diào)節(jié)壓力以研究不同壓力對于處理效果的影響。
1.3 分析項目與方法
采用硝酸銀滴定法測定總氰化物含量;采用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鉻、鎘、銅和鋅的濃度;使用便攜式pH計測定pH值。
2 結果與討論
2.1 臭氧破氰
根據(jù)1.2.1的方法進行臭氧破氰實驗,測定實驗出水中總氰化物含量,得出水樣1和水樣2的出水中氰化物濃度分別為1.07mg/L和0.21mg/L。
由此可知,當原水pH值調(diào)節(jié)為9~11,臭氧發(fā)生器進入氧氣量為2.5L/min,臭氧曝氣時間為25min時,處理效果比不調(diào)pH值時好。此時,原水中氰化物去除率達到98.36%,,出水中氰化物濃度為0.21mg/L,達到排放標準。
其中ΔrGmθ(T)為標準吉布斯自由能變,對特定的反應方程式為定值:C表示濃度,通常C<1mol/L;T表示熱力學溫度;上標a、b表示化學計量數(shù);下標d表示還原離子。ΔrGm(T)<0時,反應能自發(fā)進行,且此值越小,反應潛力越大。C+H越大,ΔrGm(T)越小。表觀上看,就是pH值越低,還原率R越大。
FeSO4的還原效果隨pH值變化幅度較小,這大概跟鐵氧體的形成有關。在堿性條件下,F(xiàn)e2+、Fe3+、Cr3+、OH-等形成共沉體——鐵氧體,消耗廢水中的Fe3+、Cr3+、OH-,促使方程式Cr2O72-+14H++6Fe2+=2Cr3++6Fe3++7H2O向右移動,加大向右反應進程。
由圖2可以看出,當pH值為4時,Cr(VI)的去除率最高。由以上兩種因素綜合考慮,該還原反應需要酸性條件,但是反應液酸性過大也將減小還原率。因此,實驗得出的該反應最佳pH值為4符合理論分析。
2.2.2 FeSO4?7H2O投加量對Cr(VI)去除率的影響
根據(jù)2.2.1的分析,將實驗原水的pH值調(diào)整至4。根據(jù)②方法進行實驗,測定上清液中Cr6+的濃度,計算出不同F(xiàn)eSO4?7H2O投加量下Cr(VI)的去除率,得出不同F(xiàn)eSO4?7H2O投加量與Cr(VI)去除率的關系如圖3。
由反應方程式計算得,還原劑FeSO4?7H2O與Cr(VI)的質(zhì)量比約為16:1,但由于此反應會生成鉻鐵氧體,因此實際還原劑用量會比理論值大。由圖2可以看出,當FeSO4?7H2O:Cr(VI)=25:1時,Cr(VI)的去除率已經(jīng)與再提高FeSO4?7H2O投加量后的去除率大致相同了??紤]經(jīng)濟因素可以確定,最佳還原劑投加量為FeSO4?7H2O:Cr(VI)=25:1。
2.2.3 Ca(OH)2投加量對Cr3+沉淀效果的影響
根據(jù)2.2.1和2.2.2節(jié)的分析,將原水的pH值調(diào)整至4,每份水樣中按FeSO4?7H2O:Cr(VI)=25:1加入FeSO4?7H2O,根據(jù)1.2.3節(jié)的方法進行實驗,測定上清液中Cr3+的濃度,計算出不同Ca(OH)2投加量下Cr3+的沉淀率,得出不同Ca(OH)2投加量與Cr3+沉淀率的關系如圖4。
由圖5可以看出,原水Cr3+濃度越高,去除率越高;同一原水Cr3+濃度下,一級膜前壓越高,去除率越低;另外實驗觀察發(fā)現(xiàn),隨壓力增大,濃水流量逐漸減小,淡水流量逐漸增大。
根據(jù)電鍍行業(yè)的水質(zhì)要求,電導率為250~1000μS/cm,25℃時,適用于預處理和中間處理及不重要的電鍍過程(氰化鍍銅、鍍鋅及磷酸處理)。可見,不同壓力下的出水(淡水)都滿足此回用要求。因此,該電鍍廠實際水處理工藝中,可以根據(jù)設備的耐壓程度以及水流量的關系靈活選擇進水壓力。而且,如果選用更好的納濾膜,處理效果可以更好,出水電導率可以進一步降低,滿足更高要求的回用條件。
3 結論
總之,重金屬廢水水質(zhì)比較復雜,為了達到更好的處理效果,需要使用多種有效方案結合利用,以確保出水水質(zhì)達標排放。對于含重金屬離子廢水的處理,不但要將廢水處理達標排放,并且處理后應能將重金屬離子充分回收,將處理后的廢水回用,真正實現(xiàn)廢水的“零排放”,從而取得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環(huán)境與工業(yè)的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志軍、岳遠鑫、屈銀龍.污水處理實時監(jiān)測系統(tǒng)[J].廣東時報.2010(04)
[2]葉遠金、孫峰、蒙雪蘭.PLC在CASS工藝污水處理自動控制系統(tǒng)中的應用[J].企業(yè)研究.2010(18)
來源:《基層建設》 作者:林偉毅 莫曉晴 胡源順
特此聲明:
1. 本網(wǎng)轉(zhuǎn)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nèi)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fā)生涉及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內(nèi)起一周內(nèi)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